博思数据研究中心 http://www.bosidata.com
报告说明:
博思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中国电子政务行业的概念,接着分析了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发展环境,然后对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电子政务行业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电子政务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通过《2012-2016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生产企业及投资机构将充分了解产品市场、原材料供应、销售方式、市场供需、有 效客户、潜在客户等详实信息,为研究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产品特征、产品定价、营销模式、销售网络和企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2011年是电子政务规划年。2011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 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和完善网络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网上信访、电子监察和审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完 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采集和发布,加强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组织编制的《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2016年)》已经过多个部委和专家的评议,进入审批阶段。许多省市 启动了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有的已发布实施,如山东、青岛、郑州、秦皇岛、惠州等。各地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文本普遍强调政务信息资源整 合,普遍提出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电子政务评估工作持续推进
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在江苏开展了地方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估试点工作,以便进一步改进并完善全国地方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标 准化、规范化的评估方法,为全国普遍推广实施提供示范经验。试行的地方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由主要职能领域信息化应用覆盖率、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 广度、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深度、主要职能领域信息共享覆盖率、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业务协同覆盖率、行政权力事项网站办理率、公共服务事项网站办理率、基层政 务服务信息化覆盖率、管理制度完备度等9个指标构成。
2011年,交通运输部、环保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部委开展了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例如,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开展了2011年度测绘系统政府网站绩效评 估工作,对网站的可用性、内容维护、互动栏目等方面进行了评估,并发布了2011年度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网站绩效评估结果。湖南、福建、陕西、江西、深圳等 许多省市也开展了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以湖南省为例,评分项包括部门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上政务服务系统、网上访谈等,其中加分项包括共建栏目或专题、特色 栏目、网站整合。
电子政务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2008年国务院进行了机构改革,之后全国各级地方政府也相继开展了政府机构改革,一大批新的领导干部走上了电子政务管理岗位。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 部信息化推进司组织举办了多期全国地方电子政务干部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网站建设、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电子政务运维管理、电子政务新形 势等。通过培训开拓了地方电子政务领导干部的思路,交流了地方电子政务建设的成功经验。2011年10月,第九期政府管理创新与电子政务专题研究班在国家 行政学院开班,来自全国12个城市分管信息化工作的副市长(副专员),8个省(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分管厅局长,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通信管 理局和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共27人参加了本次培训。山东、陕西、云南、贵州、新疆和田等许多地方政府也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培训工作。
政府微博成为政民沟通新渠道
2011“两会”期间,众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通过微博征集网民对提案的意见,形成了“微博问政”的新气象。2011年,许多政府机构开通了官方微 博,成为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新途径。在政府微博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由政府机构和官员微博引发的热点事件也越来越多。
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舆情研究实验室联合发布了《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报告》。根据该报告,截至2011年11月5日,新浪政务 微博总数已达18694个,其中政府机构微博数10023个,公务人员微博数8671个。报告指出,尽管我国政务微博已颇具规模,但与当下网民对各级、各 地政府的信息需求相比,依然存在差距。
第一章 电子政务的相关概述
第一节 电子政务的概念阐释
一、电子政务的定义
二、电子政务的内涵
三、电子政务概念的辨析
第二节 电子政务的类别
一、政府内电子政务(G2G)
二、政府对企业电子政务(G2B)
三、政府对公民电子政务(G2C)
第三节 电子政务的作用及发展
一、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
二、电子政务的作用
三、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第四节 电子政务的特点
一、虚拟化
二、无纸化
三、即时性
四、技术性
第二章 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全球电子政务的发展理念
一、政府职能变迁与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二、电子政务是各国政府改革的新思潮
三、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内在关系
四、政府网站在电子政府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节 世界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一、全球电子政务整体发展水平
二、国外电子政务推进实施与部门协调机构
三、世界各国将电子政务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
四、国外电子政务法规环境综述
五、欧美电子政务法规环境建设分析
第三节 世界各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一、加拿大
二、新加坡
三、美国
四、韩国
第四节 英国、瑞典电子政务建设的特点及启示
一、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二、制定统一的指导标准
三、提供便捷的“政府入口”服务
四、发展广泛的电子民主
五、建立领先的知识管理系统
六、对中国的启示
第三章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必要性
一、发展电子政务是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电子政务是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手段
三、电子政务是我国信息社会建设的龙头
四、电子政务促进政府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推动力
一、政府推动
二、市场推动
三、法治推动
四、社会推动
五、竞争推动
第四节 3G对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
一、3G将扩大电子政务的用户规模
二、3G将降低电子政务的用户门槛
三、3G将减少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本
第四章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现状
一、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二、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已取得重大进展
三、中国电子政务的五大基本特征
四、2012年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五、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正处于新的发展起点
第二节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
一、电子政务业务应用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二、政府网站内容及服务不断丰富和增加
三、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不断取得新进展
四、电子政务基础性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三节 “信息孤岛”对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信息孤岛”的概念和成因
二、“信息孤岛”对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
三、消除“信息孤岛”的基本做法
四、针对中国国情解决“信息孤岛”的建议
第四节 中国电子政务信息公开服务的发展
一、政府信息公开概述
二、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优势
三、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模式
四、中国电子政务信息公开服务的不足
五、中国电子政务信息公开服务加快发展的国外经验借鉴
第五节 信息化中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探析
一、发展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社会的客观要求
二、信息化社会电子政务的基本形式及实施
三、中国信息化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及功能分析
四、中国信息化电子政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第六节 电子政务提升公共服务的基本经验和趋势
一、政府公共服务及其信息化
二、我国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新进展
三、公共服务信息化的经验总结
四、公共服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的发展模式及技术应用研究
第一节 电子政务发展与创新管理模式研究
一、电子政务是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电子政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三、电子政务发展的管理模式
第二节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弹性化
一、电子政务促使政府管理模式弹性化发展
二、弹性化政府管理模式的内涵
三、电子政务为政府管理模式弹性化提供了必要性
四、电子政务为政府管理模式弹性化提供了可行性
第三节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综述
一、电子政务发展具有自身特殊性
二、国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情况
三、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需进一步研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第四节 面向企业的中国医药电子政务业务模式研究
一、医药电子政务的概念
二、网上监管
三、在线业务开展
四、综合信息服务
第五节 电子政务的融合之路及ICT新技术的应用
一、中国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实现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二、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三、ICT新技术在未来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四、融合式电子政务建设的成功案例
第六节 CRM在基层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浅析
一、基层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二、CRM体系结构
三、电子政务中引入CRM的可行性
四、基层电子政务应用CRM的设想
第六章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的发展策略及构想
第一节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
一、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中国电子政务应用项目发展滞后
三、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存在的误区
四、重要机构的缺位是电子政务领导体制的大问题
第二节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的发展策略
一、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
二、中国电子政务进一步深化应用的建议
三、3G时代电子政务的发展对策
四、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新方向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构想
一、统一领导及统筹规划
二、构建国家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三、构建全国统一的网上办公系统
四、整合全国政府网站资源提升服务水平
五、打破界限建立国家级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六、分类整合全国各类IC卡应用系统
七、降低电子政务装备配置标准节约投资
第七章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
第一节 中国电子政务法律环境发展现状
一、中国电子政务政策法规体系初具规模
二、中国电子政务法规建设的主要成绩
三、中国电子政务政策法律环境凸显四大特点
四、中国电子政务立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中国《电子政务法》的建设进程
一、2011年11月《电子政务法》专家建议稿发布
二、电子政务立法课题研究的解读
三、我国制定电子政务法的时机已成熟
四、立法滞后严重阻碍国内电子政务发展
五、标准化的信息公开与共享是立法基础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电子政务的法律效力问题
二、网上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问题
三、电子政务的技术标准化问题
四、政务信息公开问题
五、公民隐私权保护问题
六、电子政务的安全问题
七、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问题
第四节 中国电子政务法规体系建设应重点关注的方面
一、电子政务立法模式的选择问题
二、电子政务建设的阶段性和电子政务立法阶段性相协调的问题
三、应当考虑电子政务立法的法律层级问题
第五节 完善中国电子政务法规体系的建议
一、法律类
二、法规类
三、规章类
第八章 中国电子政务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二节 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三节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四节 深圳天源迪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五节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九章 2012-2016年电子政务产业前景及趋势预测
第一节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的发展前景及总体趋势
一、中国未来电子政务发展展望
二、2012年底前将基本建成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外网
三、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整体趋势
第二节 “大部制”改革将引发电子政务发展新进展
一、政务公开方面
二、信息整合方面
三、应用协同方面
第三节 3G时代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分析
一、基于3G的移动电子政务将引领电子政务发展
二、基于3G的电子政务应用创新将大量出现
三、3G将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十章 2012-2016年中国电子政务的投资策略
第一节 电子政务投资的前景及机会
一、中国电子政务行业投资前景看好
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带来的投资机遇
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投资方向将发生变化
四、电信移动业务带来电子政务发展新机遇
第二节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风险
一、启动阶段的风险
二、实施阶段的风险
三、移交阶段的风险
四、运营阶段的风险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阶段性风险的规避
一、启动阶段
二、设计招标阶段
三、项目实施阶段
四、项目移交阶段
五、项目运行阶段
第四节 电信运营商参与电子政务建设的建议
一、做实规划及聚焦重点
二、电子政务推广需高层重视
三、制度为本和科技为辅
四、合理的商业模式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2006-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
图表:2006-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图表: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图表:2006-2011年国家外汇储备
图表:2006-2011年财政收入
图表:2006-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图表:2011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亿元)
图表: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图表:。。。。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 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本报告由博思数据独家编制并发行,报告版权归博思数据所有。本报告是博思数据专家、分析师在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基础上通过调研、统计、分析整理而得,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报告仅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本报告内容。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拨打博思数据免费客服热线(400 700 3630)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