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机构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医疗机构是指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经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主要包括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医疗机构。
医疗产业链是以医疗机构为主体的特殊产业链,其上游是为医疗健康服务机构提供原材料、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管理设备以及其他相关设备设施的供应商。产业链的延伸部分为医疗服务机构提供补充服务的行业,包括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
医疗机构是医疗产业链的主体,是实现医疗服务的关键部分。医疗机构包括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疗养院、门诊部、卫生室、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具有医疗资质的健康管理机构、康复机构、保健机构、医学美容机构、高端医学机构以及其他健康促进机构以及相关辅助服务业等。
从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的行政管理模式并结合所有制形式等,医疗机构一般可划分为三种类别:一是公立医院,即由政府投资或控股的医院;二是民营医院,即主要由民营资本投资控股的医院;三是具有医疗资质的第三方医疗机构,所从事的服务项目与一般的医院提供的服务具有一定的差异化,主要以健康管理、健康咨询、抗衰老与医学再生、康复理疗、中医保健、医学美容等为特色。
医疗行业是一个与居民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的产业。目前,我国城市医疗体系已基本健全,农村以及社区医疗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中,医疗行业平稳发展。近年来我国卫生费用支出平缓增加,卫生事业占比相对稳定。
从未来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对医疗保健市场需求和消费进一步释放;医改全面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全面覆盖,医疗行业将会获得一个发展的契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2007-2014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在GDP中占比统计
资料来源:数据整理
博思数据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医疗机构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卫生总费用不断上升。2015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速为11.8%,产值2.8万亿元;2016年增速为11.3%左右,产值3.2万亿元。‘十三五’前两年会相对严峻,后三年有望渐渐复苏。
2007-2015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统计分析
资料来源:数据整理
医药行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未来医药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非常明确,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疾病谱的不断扩大促使医药需求持续增长;生物科技的发展使得供给从技术上能够保证医药创新研发,满足医药需求;而政府对医疗投入的不断加大提供了满足需求的资金。“十二五”后期及“十三五”将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将是行业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