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制品市场销售格局分析及产销走势
发制品是以人发或特种化纤丝为原材料,经过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的假发制品,主要用于发型妆饰、美容美发教学及弥补缺发、脱发等生理缺陷,满足特种职业(如演艺、律师等行业)需求等。
从国内发制品的消费市场看,国内的消费群体目前主要包括追求时尚和个性化的时尚性消费群体(如追求流行时尚和个性化的年轻女性、高端时尚人群以及职业太太等)和特殊功能性消费群体(如演员、模特、脱发、秃顶、美容美发学校及美发店的教学道具和玩偶妆饰等)。
据博思数据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发制品行业市场现状与投资前景调研预测分析报告》表明:目前,国内的发制品市场通过前几年的导入,现已开始步入快速成长期。国内主要出口企业都已逐步进入国内市场,并在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一、二线城市开始建立数百家品牌专卖店,逐步引导国内发制品消费市场向品牌化发展。2015年我国发制品行业销售规模约26.55亿元,主要销售区域集中在华南、华东地区,如下图所示:
2015年中国发制品区域销售结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0-2015年中国发制品行业销售市场细分区域情况(亿元)
年份 | 东北地区销售规模 | 华北地区销售规模 | 华东地区销售规模 | 华中地区销售规模 | 华南地区销售规模 | 西部地区销售规模 |
2010年 | 0.25 | 0.87 | 2.24 | 0.54 | 2.55 | 0.73 |
2011年 | 0.31 | 1.17 | 3 | 0.75 | 3.34 | 1 |
2012年 | 0.39 | 1.46 | 3.83 | 0.98 | 4.18 | 1.31 |
2013年 | 0.55 | 1.9 | 4.99 | 1.29 | 5.21 | 1.76 |
2014年 | 0.53 | 2.5 | 6.53 | 1.71 | 6.74 | 2.34 |
2015年 | 0.58 | 3.29 | 8.63 | 2.26 | 8.66 | 3.13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据统计:2014年我国国内发制品产量为5.46万吨,2015年国内发制品产量为5.36万吨,产量较上年同期略有下滑。
2010-2015年我国发制品产量走势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发制品行业发展历史悠久,已逾百年。早在清末民初,具有高度市场敏感性的德国犹太商人即瞄准人们日益旺盛的发制品妆饰需求,经常深入中国腹地——河南许昌收购被弃置的人发,运回国内加工成各种发制品,销往欧美各国,赚取高额利润,并引导西方消费者对妆饰发制品的消费潮流。由此,欧洲成为全球发制品业的发源地,河南许昌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人发集散地。
中国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开始了发制品的简单生产。由于人发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是发制品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人发资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因素的影响,世界发制品生产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日本、韩国,再到中国的演变。
中国发制品行业的产业化发展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发制品企业通过中外合资方式引进人发深加工技术,开始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型,中国由单一的原材料供应国逐渐转变为制成品出口国。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发制品生产中心。由于目前发制品消费最主要的市场在海外,因此中国发制品销售以出口为主。
虽然中国发制品业自古代就有所发展,行业历史悠久,但就目前的市场情况看,行业发展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业内企业总体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工艺及产品可达世界先进水平。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