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400-700-3630
博思数据研究中心

2015-2020年中国现代农业市场监测及市场趋势调查报告

博思数据调研报告
2015-2020年中国现代农业市场监测及市场趋势调查报告
  • 【报告编号】94382710GN
  • 【出版单位】博思数据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5年3月
  •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 【交付时间】一个工作日内交付
  • 版    本
  • 原    价
  • 电子版
  • 7200
  • 纸质版
  • 7000
  • 双版本
  • 7500
  • 优    惠
  • 9折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7003630

 

与博思数据联系

联系微信

微信客服

sales@bosidata.com

联系方式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7003630

 

与博思数据联系

联系微信

微信客服

sales@bosidata.com

报告主要内容
行业解析
行业解析
      企业决策提供基础依据。
全球视野
全球视野
      助力企业全球化战略布局与决策
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
      紧跟时政,把握大局。
产业现状
产业现状
      助力企业精准把握市场脉动。
技术动态
技术动态
      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创新驱动发展。
细分市场
细分市场
      发掘潜在商机,精准定位目标客户。
竞争格局
竞争格局
      知己知彼,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
典型企业
典型企业
      了解竞争对手、超越竞争对手。
产业链调查
产业链调查
      上下游全产业链一网打尽,优化资源配置。
进出口跟踪
进出口跟踪
      把握国际市场动态,拓展国际业务。
前景趋势
前景趋势
      洞察未来,提前布局,抢占先机。
投资建议
投资建议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投资回报率。

 

服务客户
客户案例
导读: 现代农业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

报告说明:
    博思数据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现代农业市场监测及市场趋势调查报告》共十七章。报告介绍了现代农业行业相关概述、中国现代农业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现代农业行业的现状、中国现代农业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现代农业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现代农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现代农业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现代农业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
    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21世纪,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最终要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我国新阶段推进新的农业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
    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一个阶段之间互相联系,不是截然分开的。中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制订指导全国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时,制定了量化的阶段性标准,分别从农业外部条件、农业本身生产条件和农业生产效果三大方面着眼,将评价指标确定为十项:1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农村人均纯收入、3农业就业占社会就业比重、4科技进步贡献率、5农业机械化率、6从业人员初中以上比重、7农业劳均创造国内生产总值、8农业劳均生产农产品数量、9每公顷耕地创造国内生产总值、10森林覆盖率, 1-3项为农业外部条件指标,4-6项为农业生产本身条件指标,7-10项为农业生产效果指标。由于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评价的具体标准应随时间的推进而作相应的调整。

报告目录:

第一篇 发展概述篇
第一章 现代农业相关概述 28

第一节 现代农业基本概况 28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28
二、现代农业基本特征 28
三、现代农业发展类型 30
(一)都市农业 30
(二)设施农业 30
(三)生态农业 30
(四)加工农业 31
(五)订单农业 31
(六)特色农业 31
(七)高效农业 31
(八)立体农业 32
第二节 现代农业政策环境分析 32
一、土地流通与大规模集中 32
(一)土地流通制度及形式 32
(二)农村土地流通情况 33
二、中央一号文件主要政策分析 34
三、现代农业发展主要政策解读 35
(一)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农业现代化 35
(二)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工作的通知 36
(三)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37
(四)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 46
(五)关于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 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的意见》 53
(六)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植物保护体系建设的意见 54
(七)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58
(八)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 64
(九)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与相关管理工作的意见 69
(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72
四、现代农业相关发展规划分析 82
(一)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82
(二)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98
(三)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114
第三节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差异 115
第四节 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 117

 

第二章 世界现代农业运行态势 119
第一节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119
一、美国产学研结合型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119
二、法国链条式环保型农业科技发展模式 120
三、英国政府引导型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121
四、德国信息化生态型农业科技发展模式 122
五、国外农业科技发展模式借鉴和政策建议 123
第二节 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124
一、世界现代农业发展历程 124
二、世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126
三、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126
(一)政府推动至关重要 126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127
(三)农业专业化一体化 128
(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28
第三节 世界现代农业主要类型分析 129
一、世界生态农业发展分析 129
(一)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29
(二)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131
(三)生态农业投资策略 132
二、世界休闲农业发展分析 134
(一)意大利休闲农业 134
(二)法国专业农场 134
(三)德国市民农园 135
三、世界都市农业发展分析 135
(一)美国 135
(二)德国 135
(三)日本 136
(四)荷兰 136
四、世界现代农业发展启示 136
第四节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及借鉴 137
一、发达国家现代农业概况 137
(一)美国 137
(二)日本 137
(三)荷兰 137
(四)以色列 137
(五)澳大利亚 137
二、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特点 138
(一)注重规模效应 138
(二)注重品质保证 138
(三)注重科技兴农 138
(四)注重转化增值 139
三、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教训 139
四、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借鉴 139
(一)将农业作为战略产业 139
(二)重视产业链整合 140
(三)注重跨行业统筹 141
(四)树立国际化经营理念 141

第二篇 发展现状篇 143
第三章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143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分析 143
一、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形势 143
二、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体系 144
(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144
(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45
(三)现代农业物质装备体系 145
(四)现代农业制度保障体系 145
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措施 146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46
(二)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146
(三)加大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 146
(四)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146
(五)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 147
第二节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147
一、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147
二、农业固定资产投资 149
三、农作物播种面积分析 150
四、农产品产量情况分析 151
五、农业总产值及其构成 152
第三节 现代农业运作模式分析 152
一、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 152
二、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 153
三、农业科技园运行模式 153
四、山地园艺型农业模式 154
第四节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154
一、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成就 154
二、现代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155
三、现代农业发展建议分析 157
(一)坚持走品牌富农之路 157
(二)坚持走科技强农之路 157
(三)坚持走产业兴农之路 158
(四)坚持走生态护农之路 158
(五)坚持走机制扶农之路 159

第四章 中国农业标准化发展状况分析 160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概况分析 160
一、农业标准化基本介绍 160
(一)农业标准化主要对象 160
(二)农业标准化标准体系 160
(三)农业标准化现实意义 160
二、农业标准化主要内容分析 161
(一)农业基础标准 161
(二)种子、种苗标准 162
(三)产品标准 162
(四)方法标准 162
(五)环境保护标准 162
(六)卫生标准 162
(七)农业工程和工程构件标准 162
(八)管理标准 163
第二节 农业标准化体系现状及发展建议 163
一、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 163
(一)农业标准化体系基本形成 163
(二)农业标准化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 163
(三)农业质量监督体系从无到有 163
(四)农业标准化法规逐步建立 164
(五)产品质量认证发展迅速 164
二、农业标准化体系发展问题 164
(一)标准不全、不统一、质量不高 164
(二)标准贯彻实施力度不够 164
(三)检测体系不够完善 165
(四)合格评定程序存有不足 165
三、农业标准化体系发展建议 166
(一)完善农业标准、提高标准质量 166
(二)加快标准的贯彻实施 166
(三)加强监督管理、建立高效运作机制 167
(四)创造良好的农业标准化环境 168
第三节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分析 169
一、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情况 169
二、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 173
三、第八批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178
四、农业标准化示范案例分析 180
(一)南阳市农业标准化案例分析 180
(二)宜都市柑橘标准化成为全国示范 182
(三)江西黎川现代烟草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 182
(四)泰山无公害茶叶种植加工标准化示范区 185

第五章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分析 186
第一节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分析 186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186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特点 186
(一)农机市场进入转型深水区 186
(二)农机市场消费主体悄然生变 187
(三)农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分析 187
(四)农机市场需求发生较大变化 187
(五)农机市场竞争重点发生变化 188
三、农机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189
四、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 190
五、农业机械化趋势预测分析 191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推广及项目 191
一、农业机械补贴政策 191
二、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 192
三、农业机械化特色项目 201
(一)油菜生产机械化 201
(二)甘蔗生产机械化 204
(三)马铃薯生产机械化 208
(四)水产养殖机械化 215
(五)经济作物机械化 216
(六)特色农机 221
四、农业机械化重点项目 225
(一)水稻生产机械化 225
(二)玉米生产机械化 229
(三)秸秆综合利用 232
(四)保护性耕作 234
第三节 农机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237
一、农机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237
二、农机行业营业收入分析 240
三、农机行业利润规模分析 242
四、农机行业运营效益分析 244

第六章 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 248
第一节 农业信息技术发展概况 248
一、农业信息技术 248
(一)遥感技术 248
(二)卫星定位技术 248
(三)农业地理信息系统 249
(四)农业专家网络 250
(五)农业自动化技术 250
(六)互联网络 250
(七)多媒体技术 251
二、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农业 251
三、农业信息技术与调查通信 253
四、农业信息技术开发与推广情况 257
第二节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260
一、农业生产信息化 260
(一)种植业领域 260
(二)畜牧业领域 260
(三)草原领域 260
(四)兽医领域 260
(五)渔业领域 261
(六)农机领域 261
二、农业经营信息化 261
(一)农业电子商务 261
(二)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 261
(三)休闲农业信息服务 261
三、农业管理信息化 262
(一)“金农”工程项目建设实施 262
(二)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 262
(三)市镇村基层管理平台延伸拓展 262
四、农业服务信息化 262
(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262
(二)信息服务模式创新 263
(三)信息服务主体多元 263
第三节 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263
一、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系 263
二、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就 265
三、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投资项目 269
(一)“金农”工程 269
(二)“三电合一”工程 271
(三)“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工程 271
四、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273
五、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分析 274
六、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275
第四节 农业信息化企业投资机会分析 277
一、农业生产信息化 277
(一)农田信息管理系统 277
(二)墒情监测系统 278
(三)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化 278
二、农业物流信息化 278
(一)农超对接信息化 278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 278
三、农业管控信息化 279

第七章 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分析 281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基本概况 281
一、农业产业化概念 281
二、农业产业化意义 281
三、农业产业化特征 283
四、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 284
(一)集团开发带动型 284
(二)“龙头”企业带动型 284
(三)专业市场辐射型 284
(四)主导产业依托型 285
(五)中介组织服务型 285
(六)区域开发带动型 285
五、现代农业一体化模式分析 286
(一)完全纵向一体化合同模式 286
(二)不完全纵向一体化合同模式 286
(三)农工商综合体混合发展模式 286
(四)三位一体化复合型发展模式 287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八大模式 288
一、超大模式 288
(一)含义 288
(二)特点 288
(三)效益 289
二、大连三级园区建设模式 289
(一)含义 289
(二)特点 289
(三)效益 289
三、外向型高效农业科技园--珠海模式 290
(一)含义 290
(二)特点 290
(三)效益 290
四、梧州模式 290
(一)含义 290
(二)特点 290
(三)效益 291
五、高效农业示范园--许昌模式 291
(一)含义 291
(二)特点 291
(三)效益 292
六、寿光模式 292
(一)含义 292
(二)特点 292
(三)效益 292
七、平谷模式 293
(一)含义 293
(二)特点 293
(三)效益 293
八、院地联营型--唐河模式 293
(一)含义 293
(二)特点 294
(三)效益 294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企业运作分析 294
一、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运作 294
(一)中粮集团产业化模式分析 294
(二)新希望集团产业化模式分析 295
(三)乐百氏“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296
(四)马兰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297
(五)华龙食品集团“股田制”模式 298
二、乳制品产业化运作案例分析 299
(一)奶联社养殖合作模式特色分析 299
(二)蒙牛产业化运作特色分析 300
(三)伊利产业化运作特色分析 303
三、肉蛋类加工产业化运作案例分析 307
(一)圣农集团产业化运作特色分析 307
(二)双汇集团产业化运作特色分析 308
(三)德青源生态农业产业化运作特色 310
四、果蔬加工产业化运作特色分析 310
(一)汇源集团绿色生态链运作特色 310
(二)利农集团蔬菜种植模式特色分析 311

第八章 中国现代农业产业链环节运作模式 313
第一节 现代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介绍 313
一、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简介 313
二、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现状 313
第二节 现代农业农资供应商环节模式 314
一、不同业态农资连锁模式对比 314
(一)直营连锁模式分析 314
(二)加盟连锁模式分析 315
(三)自由连锁模式分析 315
二、典型农资连锁商业模式分析 316
(一)锦绣千村模式分析 316
(二)苏农连锁模式分析 321
(三)中诚国联模式分析 323
(四)沃润德模式分析 325
第三节 现代农业农产品生产环节模式 329
一、国内农产品生产模式分析 329
(一)生产领域重要主体及其生产模式 329
(二)基于土地流转制的新型生产模式 331
(三)基于土地流转制的“农户+政府+龙头企业”生产模式 331
二、国外现代农业农产品生产模式分析 334
(一)欧盟国家产业化经营模式 334
(二)移民国家农场主现代农业模式 337
(三)亚洲小规模家庭式种养兼业模式 337
(四)现代化设施集约化生产模式 338
三、家禽养殖模式经济效益对比 338
(一)国内外家禽主要养殖模式 338
(二)不同家禽养殖模式效益对比 339
(三)家禽养殖模式创新与趋势 343
四、网易第三代养猪模式分析 344
(一)网易养猪模式的技术路线 344
(二)网易生猪养殖场建设规划 344
(三)第三代养猪模式前景分析 345
第四节 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环节模式 345
一、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模式 345
(一)资源型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345
(二)链条型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346
(三)循环型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346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战略模式 347
(一)市场导向型战略模式 347
(二)地域固定型战略模式 347
(三)能力制约型战略模式 348
三、涪陵榨菜加工企业利益联结模式 349
(一)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分析 349
(二)利益联结模式存在的问题 350
(三)利益联结模式优化建议 351
第五节 现代农业农产品流通环节模式 354
一、国内农产品主要物流模式 354
(一)跨区域型农产品物流模式 354
(二)区域型农产品物流模式 354
(三)中转型农产品物流模式 355
(四)地方性农产品物流模式 355
(五)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模式 355
二、农产品现代物流系统运行模式 356
(一)农业现代物流的功能要素 356
(二)供应链的系统化运行模式 356
(三)农业现代物流的运营策略 358

第九章 中国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状况分析 361
第一节 现代农业园区运行状况分析 361
一、现代农业技术从业人员数量 361
二、现代农业园区区域布局分析 361
三、现代农业园区经济运行分析 361
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存在问题 363
(一)现存土地流转方式的制约 364
(二)园区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 364
(三)园区技术和人才供应不足 364
(四)农业园区规划缺乏科学性 364
五、现代农业园区趋势预测分析 365
第二节 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机制分析 366
一、现代农业园区运作机制分析 366
(一)政府主体型园区运行机制 366
(二)企业主体型园区运行机制 367
(三)农民主体型园区运行机制 368
二、现代农业园区决策机制分析 369
(一)建立现代农业园可行性分析 369
(二)制定现代农业园区方案设计 370
(三)建立现代农业园的决策程序 371
三、现代农业园区要素运作机制 372
(一)投融资机制 372
(二)技术选择机制 374
(三)技术扩散机制 375
(四)人才利用机制 376
(五)土地流转机制 379
四、现代农业园区经营管理机制 380
(一)现代农业园区经营机制 380
(二)现代农业园区营利机制 383
(三)现代农业园区管理机制 384
五、现代农业园区创新机制分析 386
(一)现代农业园区观念创新 386
(二)现代农业园区科技创新 387
(三)现代农业园区体制创新 387
(四)现代农业园区机制创新 388
第三节 中国现代农业园区招商情况 389
一、现代农业园区招商环境 389
二、现代农业园区招商现状 390
三、农业园区招商影响因素 390
(一)农业园区发展环境 390
(二)农业园区自身优势 390
(三)农业园区发展规划 391
四、农业园区招商流程分析 392
(一)确立园区发展目标 392
(二)广泛搜集各方资料 392
(三)制订各类招商方案 393
(四)比较选择招商方案 393
(五)招商方案具体实施 394
(六)方案的跟踪和反馈 394
五、农业园区招商策略分析 395
(一)园区招商策略分析 395
(二)场地招商策略分析 395
(三)项目招商策略分析 396

第三篇 发展重点篇 397
第十章 中国都市农业开发模式分析 397

第一节 都市农业发展概况分析 397
一、都市农业概念及特征分析 397
(一)都市农业的概念 397
(二)都市农业的特征 397
(三)都市农业的功能 398
二、都市农业园区的类型分析 399
(一)按农业功能划分 399
(二)按区域划分 400
三、都市农业园规划设计分析 401
(一)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401
(二)都市农业规划设计 401
四、都市农业园发展案例分析 402
(一)北京都市农业园 402
(二)杭州都市农业园 403
(三)广州都市农业园 404
第二节 都市农业开发模式-绿色农业 405
一、绿色农业概念及相关概述 405
二、绿色农业园发展现状分析 406
三、绿色农业园投资策略分析 407
四、绿色农业园发展案例分析 408
(一)陕西绿色果品基地 408
(二)泰宁绿色食品基地 409
(三)沂源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409
第三节 都市农业开发模式-农业科技园 410
一、农业科技园基本概况 410
(一)农业科技园的概念 410
(二)农业科技园的类型 411
二、农业科技园主体功能 412
三、农业科技园基本特征 414
四、农业科技园发展现状 415
五、农业科技园投资策略 416
第四节 都市农业开发模式-农业观光园 418
一、农业观光园相关概述 418
(一)农业观光园的由来 418
(二)农业观光园的类型 418
(三)农业观光园功能分区 419
二、农业观光园的发展现状 420
(一)农业观光园发展必然性 420
(二)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目标 421
(三)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原则 422
三、观光农业园区经营策略 423
(一)园区运作机制创新 423
(二)园区科技服务创新 423
(三)培育园区特色发展 424
(四)加强园区市场开拓 424
第五节 都市农业开发模式-农家乐 424
一、国内外农家乐发展起源 424
二、国内农家乐主要类型 426
三、国内农家乐发展历程 427
四、国内农家乐发展分析 429
(一)国内农家乐发展现状 429
(二)农家乐发展效益分析 430
(三)农家乐发展主要问题 431
(四)农家乐发展对策分析 432
五、农家乐发展趋势分析 434
六、农家乐市场前景广阔 435
第六节 都市农业开发模式-市民农园 436
一、市民农园发展相关概述 436
二、国内主要市民农园分析 436
三、国内市民农园发展构思 439
四、市民农园发展经营效益 440
五、市民农园投资策略分析 441

第十一章 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443
第一节 设施农业发展概况 443
一、设施农业概念及类型 443
二、设施农业发展意义分析 443
三、设施农业发展成就分析 445
(一)设施农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445
(二)设施农业装备体系初步构建 445
(三)设施农业产量和效益获得巨大提升 445
(四)设施农业支撑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445
四、设施农业发展主要问题 446
五、设施农业发展政策建议 447
(一)加强组织协调,谋划发展全局 447
(二)强化政策扶持,完善保障措施 448
(三)加大研发力度,推动成果转化 448
(四)搞好教育培训,提升推广能力 448
(五)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449
第二节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449
一、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分析 449
(一)玻璃/PC板连栋温室 449
(二)日光温室 449
(三)塑料大棚 450
(四)小拱棚 450
二、设施养殖发展现状分析 450
(一)水产养殖 450
(二)畜牧养殖 451
三、设施装备发展现状分析 451
(一)设施装备的应用情况 451
(二)设施装备投入构成情况 452
(三)设施装备经营状况分析 452
四、设施农业发展案例分析 453
(一)天津大港设施农业 453
(二)杨凌设施农业分析 453
(三)孔家村设施农业分析 454
(四)合肥设施农业分析 455
(五)北海设施农业分析 456
第三节 设施农业趋势预测分析 456
一、设施农业面临机遇分析 456
二、设施农业面临挑战分析 457
三、设施农业发展目标分析 457
四、设施农业主要任务分析 458
(一)改善设施农业技术装备条件,推动设施规模稳定增长 458
(二)推进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实现装备总量快速提高 458
(三)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取得重大突破,科技支撑明显能力增强 458
(四)设施农业技术推广进一步加强,社会化服务组织取得较快发展 459
五、设施农业发展重点分析 459
(一)新技术和新装备研发 459
(二)设施园艺实用装备示范和推广 460
(三)设施畜牧实用装备示范和推广 460
(四)设施水产实用装备示范和推广 461
(五)设施农业装备标准体系建设 461

第十二章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配套技术 462
第一节 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462
一、生态农业基本内涵 462
二、生态农业主要特点 462
三、生态农业模式类型 463
(一)时空结构 463
(二)食物链型 463
(三)综合型 464
四、生态农业发展历程 464
五、生态农业主要成绩 465
六、生态农业发展问题 467
第二节 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470
一、循环农业概念及特征分析 470
二、循环农业的发展注意事项 471
三、循环农业经济的圣农模式 472
四、循环农业的发展案例分析 473
(一)崇明循环生态农业分析 473
(二)海南农村沼气循环经济 474
(三)东营循环农业国际博览园 474
第三节 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475
一、模式介绍 475
二、工程设计 475
三、基本要素 475
四、核心技术 475
五、配套技术 476
第四节 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476
一、模式介绍 476
二、工程技术 476
三、基本要素 476
四、运作方式 476
五、核心技术 476
第五节 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 477
一、牧区减牧还草模式 477
(一)模式基本介绍 477
(二)模式配套技术 477
(三)模式案例分析 478
二、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模式 478
(一)模式基本介绍 478
(二)模式配套技术 478
(三)模式案例分析 478
三、南方山区种草养畜模式 479
(一)模式基本介绍 479
(二)模式配套技术 479
(三)模式案例分析 479
四、沙漠化土地综合防治模式 480
(一)模式基本介绍 480
(二)模式配套技术 480
(三)模式案例分析 480
五、牧草产业化开发模式 481
(一)模式基本介绍 481
(二)模式配套技术 481
(三)模式案例分析 481
第六节 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 481
一、“粮饲-猪-沼-肥”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482
(一)模式基本介绍 482
(二)模式配套技术 482
(三)模式案例分析 482
二、“林果-粮经”立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482
(一)模式基本介绍 482
(二)模式配套技术 482
(三)模式案例分析 483
三、“林果-畜禽”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483
(一)模式基本介绍 483
(二)模式配套技术 483
(三)模式案例分析 483
第七节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 483
一、综合生态养殖场生产模式 484
(一)无公害饲料基地建设 484
(二)饲料及饲料清洁生产技术 484
(三)养殖及生物环境建设 484
(四)固液分离技术和干清粪技术 484
(五)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 485
(六)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制备技术 485
(七)沼气发酵技术 485
二、规模化养殖场生产模式 485
(一)饲料及饲料清洁生产技术 485
(二)养殖及生物环境建设 486
(三)固液分离技术 486
(四)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 486
(五)畜牧业粪便无害化高温堆肥技术 486
(六)沼气发酵技术 486
三、生态养殖场产业开发模式 486
第八节 设施生态农业及配套技术 487
一、设施清洁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 487
(一)主要内容 487
(二)技术组成 487
二、设施种养抓结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488
(一)主要形式 488
(二)技术组成 488
三、设施立体生态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 488
(一)主要形式 488
(二)技术组成 489
第九节 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489
一、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 489
(一)基本介绍 489
(二)技术组成 490
(三)典型案例 490
二、精品型生态农业公园 490
(一)基本介绍 490
(二)技术组成 490
(三)典型案例 490
三、生态观光村 490
(一)基本介绍 490
(二)技术组成 491
(三)典型案例 491
四、生态农庄 491
(一)基本介绍 491
(二)技术组成 491
(三)典型案例 491
第十节 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及配套技术 491
一、“间套轮”种植模式 492
(一)基本介绍 492
(二)典型案例 492
二、保护耕作模式 492
(一)基本介绍 492
(二)配套技术 493
三、旱作节水农业生产模式 493
(一)基本介绍 493
(二)配套技术 493
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 493
(一)基本介绍 493
(二)配套技术 494
(三)典型案例 494

第十三章 中国加工农业市场及投资价值分析 495
第一节 加工农业发展概况分析 495
一、加工农业概念及相关概述 495
二、加工农业发展制约因素 495
三、加工农业发展主要问题 496
四、加工农业发展案例分析 497
(一)龙川农业加工基地 497
(二)汉南农产品加工园 497
(三)长春农产品加工基地 498
第二节 加工农业市场定位分析 499
一、有机农产品市场定位分析 499
(一)有机农产品的产品竞争力 499
(二)有机农产品的产品差异性 499
(三)有机农产品主要目标市场 500
(四)有机农产品市场需求特征 500
二、绿色农产品市场定位分析 501
(一)绿色农产品的产品竞争力 501
(二)绿色农产品的产品差异性 502
(三)绿色农产品主要目标市场 502
(四)绿色农产品市场需求特征 502
三、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定位分析 503
(一)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品竞争力 503
(二)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品差异性 503
(三)无公害农产品主要目标市场 504
(四)无公害农产品市场需求特征 505
第三节 农产品加工投资价值分析 507
一、农产品加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507
(一)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507
(二)农产品加工行业营业收入分析 510
(三)农产品加工行业利润规模分析 512
(四)农产品加工行业运营效益分析 514
二、农产品细分市场投资价值分析 517
(一)粮食加工市场投资价值 517
(二)油料加工市场投资价值 518
(三)果品加工市场投资价值 519
(四)蔬菜加工市场投资价值 520
(五)烟草加工市场投资价值 521
(六)茶叶加工市场投资价值 522
(七)肉制品加工市场投资价值 523
(八)水产品加工市场投资价值 524

第十四章 中国订单农业发展状况及案例分析 526
第一节 订单农业发展状况及案例 526
一、订单农业及其发展模式 526
二、订单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526
三、订单农业价值与发展措施 527
四、订单农业发展案例分析 530
(一)湖州订单农业发展分析 530
(二)泽头镇订单农业发展分析 531
(三)夏邑订单农业促农增收 532
(四)吉林“七化”农业订单 533
第二节 商洛市订单农业金融创新 536
一、“订单+金融”试点主要做法 536
(一)规范订单合同,强化法律保障 536
(二)制定管理办法,细化支持措施 536
(三)创新贷款方式,增加有效供给 536
(四)财政扶持,推动订单业务发展 537
(五)保险跟进,分散农户养殖风险 537
二、“订单+金融”取得的成效 537
(一)促进涉农机构放贷 537
(二)带动了百姓致富 538
(三)助推农业产业化进程 538
三、“订单+金融”存在的问题 538
四、“订单+金融”发展对策分析 539
第三节 新合作模式及案例分析 540
一、农业发展新阶段 540
(一)初级阶段:传统农业 540
(二)中级阶段:订单农业 540
(三)高级阶段:期货农业 540
二、新合作模式概述 540
三、新合作模式典型案例分析 541
(一)籽棉“期货”合同 541
(二)合作模式操作流程 542
(三)合作模式经营效果 543
四、白银棉业新合作模式思考 544
第四节 期货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546
一、期货农业发展态势分析 546
二、期货农业发展意义分析 546
(一)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 546
(二)规避市场农业产业风险 547
(三)促进农业产业快速升级 547
(四)是促进农民增收有效手段 547
三、各地期货农业发展实践 548
(一)黑龙江省望奎模式 548
(二)湖北省银丰模式 548
(三)河南省延津金粒模式 548
四、黑龙江期货农业可行模式 549
(一)可行模式 549
(二)保障措施 549

第十五章 中国现代农业其他形式发展状况及案例 551
第一节 高效农业发展状况及案例 551
一、高效农业概念及相关概述 551
二、高效农业的综合表现分析 551
三、高效农业园发展思路分析 552
四、高效农业园发展案例分析 555
(一)东坑高效农业园 555
(二)重庆山地高效农业园 555
(三)江苏黄海高效农业园 556
第二节 特色农业发展状况及案例 557
一、特色农业概念及特征分析 557
二、特色农业园区发展必要性 557
三、特色农业园发展误区分析 559
四、特色农业园发展案例分析 560
(一)新疆伊犁特色种植分析 560
(二)重庆特色效益农业分析 561
(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分析 562
第三节 品牌农业发展状况及案例 563
一、品牌农业概念及特征分析 563
二、品牌农业园发展基本思路 565
三、打造区域品牌的策略研究 565
四、品牌农业园发展案例分析 567
(一)横县特色绿色品牌农业 567
(二)河北昌黎品牌经济效益 568
(三)湖南石门柑桔产业品牌 569
第四节 立体农业发展状况及案例 570
一、立体农业概念及相关概述 570
二、立体农业园发展模式分析 571
三、立体农业园技术推广分析 571
四、立体农业园发展案例分析 572
(一)吉塘镇立体农业 572
(二)理县立体农业 573
(三)广西林下经济 574

第四篇 企业竞争篇 575
第十六章 中国现代农业领先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75

第一节 超大现代农业集团 575
一、企业基本介绍 575
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576
三、企业农业现代化进展 576
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577
第二节 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577
一、企业基本介绍 577
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577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78
四、企业农业现代化进展 579
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580
第三节 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580
一、企业基本介绍 580
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581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81
四、企业农业现代化进展 583
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583
第四节 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584
一、企业基本介绍 584
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584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84
四、企业农业现代化进展 586
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586
第五节 湖北天荣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587
一、企业基本介绍 587
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587
三、企业农业现代化进展 587
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587
第六节 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88
一、企业基本介绍 588
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588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89
四、企业农业现代化进展 589
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589
第七节 大连海洋岛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90
一、企业基本介绍 590
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590
三、企业农业现代化进展 590
四、企业营销网络分析 591
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591
第八节 江苏东宝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591
一、企业基本介绍 591
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592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92
四、企业农业现代化进展 592
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593
第九节 北京富天元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593
一、企业基本介绍 593
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593
三、企业农业现代化进展 594
四、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594
第十节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94
一、企业基本介绍 594
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595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95
四、企业农业现代化进展 596
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597
第十一节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598
一、企业基本介绍 598
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598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98
四、企业农业现代化进展 600
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600
第十二节 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601
一、企业基本介绍 601
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601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03
四、企业农业现代化进展 603
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605
第十三节 山西金鼎生物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605
一、企业基本介绍 605
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605
三、企业营销网络分布 606
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07
第十四节 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7
一、企业基本介绍 607
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608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08
四、企业农业现代化进展 610
五、企业营销网络分布 610
第十五节 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 611
一、企业基本介绍 611
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612
三、企业营销网络分布 612
四、企业农业现代化进展 613
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614
第十六节 北方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615
一、企业基本介绍 615
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615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16
四、企业农业现代化进展 616
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617
第十七节 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 617
一、企业基本介绍 617
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617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17
四、企业农业现代化进展 618
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618
第十八节 北京御食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620
一、企业基本介绍 620
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620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20
四、企业农业现代化进展 621
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621

第五部分 行业前景调研篇 622
第十七章 2015-2020年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研究 622

第一节 2015-2020年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分析 622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622
二、现代农业遵循的基本原则 622
三、现代农业发展的十大方向 622
(一)由“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 622
(二)由“自然式”向“车间式”发展 623
(三)由“固定型”向“移动型”发展 623
(四)由“石油型”向“生态型”发展 623
(五)由“粗放型”向“精细型”发展 624
(六)由“农场式”向“公园式”发展 624
(七)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 624
(八)由“陆运式”向“空运式”发展 625
(九)由“化学化”向“生物化”发展 625
(十)由“单向性”向“综合性”发展 625
第二节 2015-2020年现代农业趋势预测分析 625
一、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目标 625
二、现代农业发展重点任务 627
(一)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627
(二)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 628
(三)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 629
(四)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630
(五)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 630
(六)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631
(七)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 631
(八)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632
三、现代农业区域趋势预测 632
(一)重点推进区域 632
(二)率先实现区域 633
(三)稳步发展区域 634
第三节 2015-2020年现状农业投资机会分析 634
一、现代农业重点领域投资机会 634
(一)都市农业 634
(二)设施农业 635
(三)生态农业 635
(四)加工农业 636
(五)订单农业 636
二、现代农业产业环节投资机会 637
(一)基础设施环节 637
(二)经营模式环节 637
(三)物资装备环节 637
(四)组织协同环节 637
第四节 2015-2020年现代农业投资前景研究分析 638
一、现代农业建设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638
二、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638
三、建立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638
四、完善利益补偿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639
五、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639
六、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现代农业 639
七、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农村劳动力转移 640
八、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促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640

图表目录:
图表:2012-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
图表:2012-2014年世界贸易增长趋势:%
图表:2013-2014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
图表:2012-2014年主要经济体政府债务率:%
图表:2010-2014年主要发达经济体消费物价增长率:%
图表:2010-2014年现代农业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变化走势图:个
图表:2010-2014年现代农业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年度统计表:个
图表:2010-2014年现代农业相关专利公开数量变化走势图:个
图表:2010-2014年现代农业相关专利公开数量年度统计表:个
图表:现代农业相关专利申请人构成表:个
图表:现代农业相关专利技术构成表:个
图表: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全国粮食产量及其增速
图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
图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月度同比)(%)
图表: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图表: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
图表: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图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图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
图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
图表: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图表:2012-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
图表:2012-2015年中国GDP经济增长趋势:%
图表:2010-2014年现代农业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变化走势图:个
图表:现代农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产量及其增速走势图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消费量及其增速走势图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市场规模及其增速走势图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市场价格走势图
图表:2015-2022年中国现代农业产量及消费量预测
图表:2015-2022年中国现代农业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图表:2010-2014年我国现代农业市场规模分区域统计表
图表:2015-2022年我国现代农业行业企业集中度预测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所属行业企业数量增长趋势图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所属行业资产规模增长分析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所属行业销售规模增长分析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所属行业利润规模增长分析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所属行业产成品增长分析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所属行业出口交货值分析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所属行业总产值分析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所属行业成本费用结构变动趋势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所属行业销售成本分析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所属行业销售费用分析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所属行业管理费用分析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所属行业财务费用分析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所属行业资产收益率分析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所属行业销售利润率分析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所属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所属行业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所属行业销售增长率分析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所属行业利润增长率分析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所属行业资产负债率分析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现代农业所属行业流动比率分析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 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监测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数据资料
全球宏观数据
全球宏观数据库
中国宏观数据
中国宏观数据库
政策法规数据
政策法规数据库
行业经济数据
行业经济数据库
企业经济数据
企业经济数据库
进出口数据
进出口数据库
文献数据
文献数据库
券商数据
券商数据库
产业园区数据
产业园区数据库
地区统计数据
地区统计数据库
协会机构数据
协会机构数据库
博思调研数据
博思调研数据库
版权申明:
    本报告由博思数据独家编制并发行,报告版权归博思数据所有。本报告是博思数据专家、分析师在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基础上通过调研、统计、分析整理而得,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报告仅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本报告内容。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拨打博思数据免费客服热线(400 700 3630)联系。
全文链接:http://www.bosidata.com/qtzzh1506/94382710G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