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据博思数据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铁路客运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表明:2023年我国铁路客运量达385449.6万人,期末同比增长130.40%。
一、行业概念概况
中国铁路客运是以铁路为载体,提供旅客运输服务的行业,涵盖高铁、动车、普速列车及城际铁路等多元产品体系。高铁作为核心驱动力,自2008年京津城际开通以来,已形成“八纵八横”网络,占铁路客运量比重超70%(2017年高铁发送量增速领先全路9.1个百分点)。其技术密集、政策导向性强,兼具公益性与市场化属性。
二、市场特点
- 周期性波动:受节假日、春运等季节性因素影响显著,如2023年春运铁路发送旅客3.48亿人次,占全年9%。
- 高壁垒:政策准入严格,投资规模大(单条高铁造价约1.5亿元/公里),技术门槛高。
- 优劣势并存:
- 优势:运力大(单列载客千人级)、低碳(单位能耗为航空的1/4)、路网覆盖广(2023年铁路总里程15.9万公里,高铁4.5万公里)。
- 劣势:短途灵活性不足,与公路竞争激烈;偏远地区覆盖率待提升。
三、近20年发展现状
- 客运量增长显著,疫情冲击后复苏:
- 2004-2023年,铁路客运量从11.18亿人增至38.54亿人,年均复合增长率6.8%。
- 2020年受疫情影响骤降至22.03亿人,2023年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36.6亿人)的105%。
未显示数据请查阅正文
据博思数据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铁路客运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表明:2023年我国铁路客运量达385449.6万人,期末同比增长130.40%。
指标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铁路客运量(万人) | 385449.6 | 167296.3 | 261170.6 | 220349.9 | 366002.3 |
增长(%) | 130.40 | -35.94 | 18.53 | -39.80 | 8.45 |
更多数据请关注【博思数据官方网站 https://www.bosidata.com】 | 数据来源:博思数据整理 |
- 高铁主导增长:2017年高铁发送量增速达9.6%,贡献超60%客运增量。
- 区域分化明显:华东、华南地区占比超40%,其中长三角铁路2021年发送旅客6.82亿人次。
四、未来趋势
- 智能化升级:电子客票普及率超90%,AI调度、无感安检等技术加速落地。
- 网络纵深扩展:2035年目标高铁里程7万公里,填补中西部空白(如川藏铁路)。
- 城际铁路爆发: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规划新增城际线超1万公里,服务“1小时通勤圈”。
- 绿色转型:氢能动车组试验运营,2030年电气化率目标达95%。
五、挑战与机遇
挑战:
- 竞争加剧:800公里以上航线中,高铁票价时效比不及航空(如京沪线高铁4.5小时 vs 航空2小时)。
- 农村客运短板:偏远地区铁路覆盖率不足30%,需与公路协同。
- 盈利压力:部分高铁线路客流密度低于盈亏平衡点(如西部某线日均客流不足万人次)。
机遇:
- 政策红利:“交通强国”战略下,十四五铁路投资维持年均7000亿元。
- 消费升级:中高端动车组(如复兴号智能型)需求上升,2023年票价弹性区间扩大至20%。
- 国际输出: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示范效应带动“一带一路”沿线订单。
在这个过程中,博思数据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分析和建议。
博思数据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铁路客运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介绍了铁路客运行业相关概述、中国铁路客运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铁路客运行业的现状、中国铁路客运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铁路客运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铁路客运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铁路客运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铁路客运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中国铁路客运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报告主要内容

行业解析

全球视野

政策环境

产业现状

技术动态

细分市场

竞争格局

典型企业

前景趋势

进出口跟踪

产业链调查

投资建议

申明:
1、博思数据研究报告是博思数据专家、分析师在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基础上通过调研、统计、分析整理而得,报告仅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本报告内容。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拨打博思数据免费客服热线(400 700 3630)联系。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